票据开具

网报系统

网上缴费

服务指南

公众号

服务邮箱

学校首页 财务服务邮箱

日常报销

安徽医科大学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促进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意见(校〔2025〕35号)

2025-02-12 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过紧日子要求,健全多元化筹资机制,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若干举措》(皖财预〔2022310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 进一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皖教秘财〔202415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学,拓展学校财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意识,促进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是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严肃预算刚性约束,真正将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争取更多外部资源,促进学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三是树立办学经营理念,统筹财力资源,厉行节约开支,防范财务风险,提升学校财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是努力构建与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与保障运行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具体举措

(一)强化思想认识

1.提高政治站位。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纠治“四风”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崇尚简朴、力戒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树牢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各部门(单位)负责人要严格内控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扛起厉行节约的政治责任。(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各有关单位)

2.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教育引导师生践行“绿色校园”理念,营造厉行节约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大力推广倡导好的经验做法,宣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多种形式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宣传,让开源节流成为一种校园风尚,成为师生员工的行动自觉。(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各有关单位)

(二)拓宽收入渠道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拓宽财政资金来源。争取医学门类生均拨款系数政策兑现,呼吁建立我省高校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激励校内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努力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责任单位:财务处、发展改革处、各有关单位)

4.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校收入总量。统筹各校区办学资源,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本科专业,适度增加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等招生指标,适度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招生,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形成办学规模效应,相应增加生均拨款总量、非税收入总量。推进申报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拓展留学项目,增加学校国际合作办学收入。(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各有关单位)

5.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增加科研事业收入。完善科研绩效管理,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争取更多纵向科研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实施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增加学校科研事业收入总量。(责任单位:科技产业部、各有关单位)

6.利用办学资源优势,增加社会服务收入。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在保障正常教学科研前提下,鼓励规范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整合各类继续教育资源,举办各类各层次非学历教育,承办各类业务培训,增加继续教育收入总量。加大教学、科研和教辅平台对外开放与共享,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增加学校社会服务收入。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平台优势,增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拓展办学收入来源。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内部收入分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基层单位和教职员工依法合规创收节支的积极性。(责任单位:继续教育学院、科技产业部、教务处、图书档案馆、后勤保障部、国有资产管理处、安徽东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各有关单位)

7.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增加资产使用收入。科学规划学校多校区功能定位,探索直属附属医院有偿使用相关校区教育教学资源模式,充分利用教室、学生宿舍等教育教学设施资源,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开放使用实验室设备、机房及体育运动场馆等,增加资产出租收入。充分利用税收政策红利,争取高校采购国产教学科研设备增值税退税返还收入。(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各有关单位)

8.挖掘校友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充分发挥学校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吸引和募集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运行以及建校100周年的历史契机,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拓展捐资、捐赠办学渠道,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责任单位:社会合作处、各有关单位)

(三)厉行节约开支

9.严控运行支出。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严禁超标准、超范围列支经费,不该开支的一律不开支,大力压减办公、差旅、会议、培训、印刷等一般性支出,严禁搭车购置发放福利用品、校内人员补助或纪念品。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精简第三方委托服务,加强能源消耗管理,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责任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10.加强工程、维修改造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决策前论证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从严控制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和标准,突出功能、注重节约、兼顾特色,严防过度设计、奢华铺张。维修改造项目必须坚持轻重缓急,不得搞面子工程,满足功能需要的房屋建筑物原则上不得进行装饰装修。(责任单位:后勤保障部、各有关单位)

11.严控信息化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学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履行申请,网络信息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经立项批准后实施。充分调研市场,开展需求论证和拟定建设方案,注重功能实用和开放共享,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责任单位: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各有关单位)

12.严格招标采购管理。严格采购项目管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以及擅自变更已批复预算开展采购活动。精细编制工程项目招标预算,严格审核初步设计条件,防范量价虚高风险。采购项目要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务实考虑采购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申报预算。优化评标办法,充分体现价格竞争,提高采购资金效益。完善试剂耗材管理平台,加强设备维修维护和试剂耗材采购管理,严格出入库手续,杜绝浪费和搭车采购行为。(责任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部、各有关单位)

13.夯实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持续强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配置要与资产存量、配置标准、绩效目标等因素相结合,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提升资产配置绩效。固定资产未达到使用年限的,原则上不得报废更新,已达使用年限仍有使用价值的应继续使用。加强资产盘点,盘活存量资产,完善资产共用共享机制,提升资产使用效益。严格执行资产转让、捐赠、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程序,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责任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各有关单位)

(四)强化管理监督

14.加强预算管控。将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崇尚勤俭办学,突出预算在学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牵引性作用。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坚持“从严必需、突出绩效”原则,把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关口,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不得随意调整预算,严格控制预算调剂,不得截留、挪用、改变项目和资金用途。到期回收预算结余指标,及时调整或回收因经费负责人辞职、调离等无法继续执行的项目经费。(责任单位:财务处、各有关单位)

15.强化项目储备。通盘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紧盯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对标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谋划一批能够提升办学质量水平和服务支撑能力的项目,分类建立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动态储备。增强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积极推进储备项目的立项、可研、论证、环评、招标文件、实施计划等前期工作,储备一批成熟度高的项目,力争做到“项目等钱”,上级一有布置立即可以申报,确保项目一经批准立即可以实施,提高预算经费效益。(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处、各有关单位)

16.加强经费统筹。聚焦服务学校重大发展规划,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经费统筹力度,全力做好新医科中心(新校区)建设及搬迁等重点项目经费保障。突出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优化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预算经费分配结构和方式,集中财力办大事,防止资金划拨“碎片化”“撒胡椒面”,充分发挥办学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财务处、发展改革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科技产业部、各有关单位)

17.深化绩效管理。坚决破除“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思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稽核监督,开展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与预算安排和调整相挂钩,优先保障绩效好的项目,督促改进绩效一般的项目,避免盲目要钱、低效花钱,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加强支出监控,对经费使用存在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的部门(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适当调减下年度预算安排。(责任单位:财务处、各有关单位)

18.推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加快实施“院办校”改革,确立二级学院目标任务,明确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和政策保障,核定学院基本运行费和发展经费,由学院根据需要自主编制财务支出预算。引入“赛马”机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保障机制,激发二级单位办学活力。建立学院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转变学校承担办学成本的主体地位,建立学院自负部分办学成本的管理模式,引导学院积极争取外部资金资源。(责任单位:财务处、发展改革处、人力资源部、各二级学院)

19.严格控制财务风险。立足学校发展目标,统筹财力资源,坚持量入为出,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学校重点领域发展。分析研究学校财务状况,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压实债务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项目贷款政策,加强银行贷款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和贷款成本,妥善化解存量债务,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合理预测年度各项收入预算,加强现金流管控,保障学校资金链安全稳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责任单位:财务处)

20.严格财经纪律。坚决守住财经纪律“高压线”,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内部控制和日常监督,跟踪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情况,强化通报问责。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不断健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完善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合同、基建等内部控制制度,紧盯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构建制衡机制。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学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推动财会、审计、纪检、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融合,做到监督强化有力。(责任单位:财务处、审计处、纪委办、巡察办、各有关单位)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落实措施,强化增收节支责任意识,主动监控本单位使用的资产情况和资源消耗情况,落实厉行节约主体责任。

(二)加强信息公开

财务、资产、后勤等部门定期或适时公开预算执行、资产配置处置、水电支出等情况,对存在铺张浪费的部门(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三)完善考核机制

将增收节支工作情况纳入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建立评价约束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依责监督,增强监督实效,严格风险防控,共同推动增收节支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违反规定铺张浪费、低效无效使用资金等行为,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处理。

五、附则

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安徽医科大学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增收节支实施意见》(校财字〔20241号)同时废止。上级部门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安徽医科大学

2025212